本问题被收录至活动「十万个是什么」。
活动时间20190121 20190220
活动规则大于 300 字的客观事实定义,且注明可信源,创作时间在前的优先采纳。
活动内容进入活动页面回答问题,优质内容将有机会被收录在十万个是什么电子书,同时还有机会获得特别定制的荣誉奖杯。更多相关问题请进入活动页面了解。
欢迎你把家乡写进百科全书,分享你的家乡美好。
2015年,去过新疆吐鲁番博物馆,印象馆藏不多,
都是丝绸之路的出土文物,对新疆考古及历史变迁有研究价值
看看里面的出土文物,会让你知道新疆最早原是佛教圣地。
吐鲁番是海拔最低和夏季最热的地方,著名的火焰山就在这里。汉唐时期,这里被叫做高昌,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佛。历史上的唐玄奘被称为御弟,其实是和高昌王拜的把子。
吐鲁番干燥的气候,保存了丰富的文物。吐鲁番博物馆身为家一级博物馆,比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,这里的藏品也毫不逊色。
我是2018年12月参观的这里,比较冷清。定点有讲解员讲解,一圈下大概1个时。
2500年前的箜篌,可以窥见古代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热闹场景。
色鲜艳图案精致的织锦,是丝绸之路文明的最好印证。
柏孜克里克千佛洞,是新疆最大的佛教遗迹,在博物馆复原了其一处洞窟,让人身临其境,感受佛教在新疆流传的岁月。
回鹘高昌王及大臣的壁画,可以一睹唐代西域贵族的风采,对于研究古代服饰很有意义。
最有亮点的文物,是在古代文书展厅里。一张唐代12岁朋友写的作业上,附了一首打油诗「写书今日了,先生莫嫌迟,明朝是假日,早放学生归。」无论是千年前还是今天,学生渴望早放学心愿都是一样的。
还有唐代的黄历千字文契约等,一件件文书让我们得以了解,千年前古人的日常生活细节
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一样,吐鲁番博物馆也有一个干尸展厅。这门口的告示牌,不明所以的人会以为是在鬼屋吧。
吐鲁番博物馆展出的干尸有11具,主要出自阿斯塔那洋海古墓群等。从春秋战时期至清代,跨度很广。
还展出了不少残肢断臂,加上阴暗的灯光,气氛确实更加诡异一些。
吐鲁番博物馆还有一件镇馆之宝2400万年前的美丽巨犀化石。体长约9米,高约5米,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一具巨犀骨架化石。也证明在远古时代,吐鲁番还曾是一片草木繁盛之地。
参观指南
交通吐鲁番公交很少,建议打车
开放时间二至日1730停止入馆
4月15日10月15日,10001800
10月16日4月14日,10301800
凭有效证件免费领票入场,推荐参观2个时
PS博物馆马路对面有家烤包子的店,超好吃!
吐鲁番博物馆是新疆仅次于乌鲁木齐的自治区博物馆的存在。何况很多自治区博物馆的好玩意儿就是从吐鲁番过去的。
吐鲁番博物馆门票凭身份证换取,观光时间一个半时左右。
由于吐鲁番自古以就是原文明在西域的桥头堡,加上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,让无数文物干年以后依旧保持原貌,虽然就是脱了点水。而吐鲁番出土的文物种类繁多,从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线一直没有断过,具有西方文化交融鲜明的特点。
如果去吐鲁番博物馆,有三个最值得看的子场馆馆,最负盛名的是干尸馆。虽然自治区博物馆把楼兰新娘等著名干尸搬走了,但是依旧有高昌回鹘大将军张雄等保存完好的干尸可以一看。
第二个值得一看的是古丝绸馆,吐鲁番出土了大量的丝绸制品,由于气候干旱,丝绸不仅没有腐烂,反而保持了原有的颜色。这一点,内地出土的丝绸文物是无法相比的。在丝绸制品旁边,你也可以得知当年吐鲁番地区不仅是丝绸集散心,也是丝绸地。当时为了谋取丝绸暴利,有专门行业拆散原的丝绸再掺杂本地纤维重新染色,在吐鲁番有完整的丝绸业文物,甚至当时染色的材料都有展示,比如染红色的石榴皮,染蓝色的靛蓝,染黑色的核桃皮,这几乎是一部丝绸业百科全书。非常值得一看。
而吐鲁番博物馆第三个值得一看的展馆是文字文物展览馆。由于这里是西方文明的交汇处,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形形色色的文字书籍,文字除了大量的汉字,还有吐火罗文,粟特文,回鹘文,察合台文,梵文,八思巴文,而且内容由佛经到借据,无所不包,甚至大慈寺当宝贝的贝叶经文也不在少数,只有你想不到,没有你见不到。看着这些你认识的文字,想象几千年前写这些字时的情形,你绝对有穿越的感觉!
在我眼,是一个以干尸为特色的博物馆,而且把我完全看兴奋了,很期待接下去看乌鲁木齐的新疆自治区博物馆的楼兰美女干尸。
言归正传
吐鲁番博物馆坐落于吐鲁番市高昌区,是我们这次房车环游之旅的一站。
因为新疆就两个家一级博物馆吐鲁番和乌鲁木齐,所以这一站我肯定不会错过的。
博物馆的参观从2层开始,目前只开放4个展厅,其最有特色的就是3层的干尸陈列馆了。1030开馆,11点有第一批免费的讲解。但要注意可能不会11点准时开始,人多了会早点开始,人少了会晚点。
讲解集合点旁边就有座椅,可以坐着等讲解员就位。具体时间我忘记问了,但是从讲解员数量上看,应该每一个时的整点有讲解,即1112131415161718点闭馆。
伏羲和女娲这对兄妹在原各族的文化都有很高的地位。原文明传入西域后,对西域各民族文明有深远影响。
在后汉书·人表考卷二有一篇引子春秋世普上面写道华胥生男子为伏羲,生女子为女娲。华胥是上古时期华胥的女首领,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,炎帝和黄帝的直系远祖,誉称为人祖,是华文明的本源和母体。大家都知道在远古时期我们是母系氏族。而她后代的伏羲炎帝黄帝功勋卓著,在华夏文明史位列三皇五帝,他们的事迹和传说我想大家都听过,在这里不做赘述,有机会我会在我的专栏文章里写的。而关于华胥的记载最早见于列子·黄帝。相传她踩雷神脚印,感应受孕,生伏羲和女娲,传嗣炎帝黄帝,从而成为华民族的始祖母。
而生下的女娲伏羲兄妹二人都是人首蛇身,图男女二人,均微侧身,面容相向,各一手抱对方腰部,另一手扬起,男手执矩而女执规。这也是古代天文思想天圆地方的体现。
伏羲手里拿的是尺子,称矩,是用丈量的。所谓丈夫注重丈字,在说文解字丈说的不是长度,指的是拿着尺子的人在丈量,是动词。我们就叫他丈夫。丈夫指男人,从男字的字形可知,在田里干活的人叫男人,在田里干活,要量有几亩地,量地的人就称为男人,这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。虽然女娲伏羲诞生于母系氏族时代,但后的炎帝黄帝都是父系氏族了,从这幅画也有汉文化权利更替的佐证。
女娲手里拿的是规,这是女人拿的。拿规是用研究天象的。早期有一种历法就叫女娲历。当然我觉得这个有后人杜撰的成分在。关于月经的
除了这幅图,第一个展厅还有几件吸引我的展品,分别是
其一是根据画卷复原的箜篌,大家都知道箜篌已经失传很久了,当代最接它的乐器应该是竖琴。我因为高时学李凭箜篌引而对这一乐器兴趣特别浓,为此跑了不少民族乐器博物馆,也见到了各种复原的箜篌,但是这种制式的还是第一次见。
其二是这个牛角杯,用两个牛角嵌套而成的饮酒器皿,家一级文物。
其三是这一尊镇墓兽,也是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。
镇墓兽是汉文化的丧葬俗常见的陪葬守护神。可以看到,这尊镇墓兽集合了豹子豺狼飞行的翅膀鱼腮等元素,是他们想象出可以在天上飞,在地上快速奔跑,在水里也能活动的全能守护神。把盗墓者们打得落花流水╮ ̄▽ ̄╭。
这尊镇墓兽是汉文化传入西域,在吐鲁番盆地这里的得到传播融合的重要体现。
而文书展厅里,最吸引我的是这件展品。
看它的行文结尾,是道教咒语。可见,当时道教也曾传教于此。
这也是一件家一级文物,是一个十二岁的男孩写给老师的书信,挺有趣的。
回鹘文金刚经印刷版,证明当时就有印刷术了,可惜没进行碳14的测定,不知道具体年份。我目测是早起的摇篮本,从欧洲那边传的编辑出版专业的我见到这些文书无比兴奋。
接下是古生物展厅。
记得今年去重庆自然博物馆时看到巴氏大熊猫曾经分布特别广,可以说到处都是。在这里见到了大熊猫下颌骨的化石,忽然觉得这是真的了。
古生物厅的宝贝是这件吐鲁番美丽巨犀化石。它出现于晚新渐世,是陆地上曾经生存过的最大型的哺乳动物恐龙们是卵生,这个骨架化石是我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巨犀化石。
一条分割线
以下内容不适合就餐时阅读,心脏病高血压和胆的人可以点个赞结束浏览了。
重头戏就是这里的特色了,干尸陈列馆。
大家都知道,世界上就两个地方出土干尸。一个是埃及,一个就是吐鲁番。
埃及的干尸都是人工掏空内脏后,加入防腐材料和香料后制成,葬入金字塔就成了木乃伊。吐鲁番的干尸们,则是自然风干形成的。
先看一组墓地结构,这里葬的是一对孩,个子一点的是女孩。
吐鲁番的目的都是这种形状的土构墓室,而干尸的自然形成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
1.吐鲁番盆地处于亚欧大陆心,气候干燥,年降水量仅16mm,而蒸发量高达3000mm,极端时温度可达50.6摄氏度,均每年超过40度高温的天气会长达85天高温原因初地理,不做过多介绍。
2.盆地干燥的沙质土壤含盐量极高,且墓室有足够的空间,使尸体可以长时间不接触土壤不被腐蚀;
3.吐鲁番地下水位低,均地下60m以下所以这边的水利工程才回事著名的坎儿井,初地理,不过多介绍。地下水向上蒸腾的水汽会在距离地表40m左右的沙石层基本吸收,被地下20m左右的黄土层完全吸收,而离地表5m左右的墓室就像恒温箱,基本不会有地下水气侵入。保持着舒适的环境,为干尸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;
4.地表水空气寄生物很难侵入墓室,尸体在腐败前能自然风干。
嗯,要上一波让我兴奋不已的干尸们了。胆的请离开,再次提醒~
这是一尊卧姿入葬的萨满巫师,这种入葬的姿势是他们的宗教仪式。其实我总觉得它在娇羞装地看着我,从任何角度看过去都是。有一种蒙娜丽莎微笑般的错觉。
这是一具唐代士兵的干尸,距今1300多年历史了。可以看到头部被钝器所伤,干尸保存得十分完好,发血管脚趾甲都清晰可见。
jiojio特写
还有一系列干尸我就不放图了,有机会自己亲眼看吧。
总之,吐鲁番博物馆,当之无愧的家一级博物馆,老吐鲁番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啊。
给害怕的朋友们一尊交脚弥勒佛定定心~吐峪沟第44窟
以上~